公司新闻
谱写联动发展6688体育新篇章
6688体育人气满满的邻里中心、美景如画的苏州公园、粉墙黛瓦的苏州街……对于熟悉苏南的人来说,如果不看地名,还真以为置身苏州。不过,这儿的确跟苏州有缘,这是江苏两座跨越千里的城市苏州和宿迁“牵手”22年、共同呵护成长起来的苏宿工业园区,从田野里拔节而起的一座充满蓬勃活力的现代新城6688体育。
苏宿工业园区是江苏加快推进苏北振兴、坚持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苏州宿迁牵手22年来,两地GDP差距从7.9缩小到5.8,宿迁这座全省最年轻的设区市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江苏“南中北”三大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是长期制约江苏经济平衡发展、协调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紧紧围绕习提出的“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重要指示,实施南北共建、推动跨区域合作,45个新型共建园区在广袤的苏中、苏北大地全面开花。
今年11月9日,由苏宿工业园区牵头起草的江苏省《共建园区建设指南》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共建园区建设领域地方标准,为推动全省乃至全国跨区域共建工业园区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苏宿工业园成立之前,我一直在苏南打工。9年前得知长电科技在宿迁建厂了,我毫不犹豫回了家乡。这里工作环境好,工资也不低,又能照顾到家里老小。”站在恒温恒湿车间里,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品质检验值班长小袁笑着说道,她过上了早已向往的在家门口工作的生活。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连片式现代化工厂,在2006年之前还是蝉鸣蛙叫的农田。”陪同采访的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崔广全向记者介绍。
在宿迁建市27年的行进坐标中,有22年是与苏州并肩奋进、携手成长的。2001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南北结对挂钩帮扶”战略决策,苏州宿迁正式挂钩结对;2006年,“南北挂钩”转入以共建园区为主要抓手的新阶段,苏州宿迁在全省率先建立了6个共建园区,现已形成以苏宿工业园区为主体、其他5个共建园区为支撑的“1+5”联动发展格局。
“这些年来,以苏宿工业园区为龙头,苏州宿迁6个共建园区,重点围绕机电装备、电子信息、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产业链,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外资台资企业两大方阵,与苏州产业外溢形成吻合之势。”苏宿工业园区招商与经济发展局企业服务处处长司建说,精密机械产业是苏宿工业园区打造的首个百亿级产业,“目前,全区精密机械产业年产值超150亿元,年税收贡献近20亿元,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6688体育。”
截至目前,6个共建园区共引进工业项目427个,完成投资1924亿元,其中来自苏州的项目213个。在2022年度全省共建园区综合考评中,苏州与宿迁6个共建园区连续6年全部进入全省考核前十名,其中苏宿工业园区实现“十三连冠”。
园区不仅致力于打造活力涌现的创新创业之城,更是用心建设宜居幸福的生活之城。“我们的公共配套项目正在抓紧规划建设,将为园区约3万名产业工人提供‘一站式’居住保障和生活服务。”苏宿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处处长陈亮说,园区结合产业定位,通过实施住房保障补贴、技能专职培训、帮扶子女上学等暖心举措,让员工更好融入宿迁城市生活。
沿着园区商住区的环形步道遛弯,拐角处的“明日邻里中心”引人注目。在邻里中心,超市、菜场、卫生站、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厅等设施一应俱全。“苏州工业园区从新加坡借鉴了新型社区服务先进经验,建设了邻里中心。3.8平方公里的商住区已成为宿迁人向往的高品质生活区。”陈亮说。
17年间,原本的乡野阡陌变成了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完善的现代新城。公办学校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今年正式投入使用,持续引领中心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园区首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正是苏州支持宿迁公共服务补短板的重要成果。一座“产、城、人”有机融合和配套完善的现代新城已展露美好模样。
苏宿工业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来的首次“软件”整体“打包”对外输出。22年来,苏州宿迁合作紧抓共建园区、产业项目、合作机制等关键要素,推动合作共建迈向全面、走向深入。
从“输血帮扶”到“造血共赢”,促进产业项目有效转移、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苏州宿迁合作的开端主要是苏州实施以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为内容的单向帮扶。”宿迁市政府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朝阳认为,加快苏北振兴,仅靠单向“输血”远远不够,产业协作才能真正提供“造血”支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苏宿工业园区制定了产业转移“路线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横向相关企业抱团迁入宿迁。可成科技、长电科技、苏州电瓷厂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先后转移落户园区。其中,专注于半导体封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长电科技,10年间投资总额从15亿元追加到100亿元,是苏北亩均投资强度最高的IT类项目。
为打造“项目研发在苏州、成果转化在宿迁”的良好创新生态,2022年9月,苏宿工业园区联合苏州工业园区在全省率先探索科创飞地。今年初,吴江泗阳、常熟泗洪、张家港宿豫共建的科创飞地也被列入建设试点。
记者来到常熟高新区同济科技广场,常熟泗洪科创飞地落户于此。“科创飞地围绕泗洪的产业方向进行项目培育孵化,今年启动至今已引进自动化、精密装备、膜产业相关企业10余家。”该科创飞地运营负责人王舒告诉记者。
苏宿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确定了以通湖大道东侧3.8平方公里为商住区、西侧9.8平方公里为工业区的城市格局,并编制完成雨水、污水、电力等18项专项规划。
经过17年的开发建设,一纸规划中的苏宿工业园区变成灿烂的现实。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阳澄邻里中心、苏州公园、苏州街等一批共建民生项目,处处散发着“苏式味道”“园林气息”,吸引了很多在外求学、打拼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
“伴随着苏州宿迁两地从产业合作到全域拓展,区域协调发展从市县逐渐向两市多部门延伸。”宿迁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潘裕晓介绍。比如,两地人社部门联动发布人才招聘信息1.63万条;苏州在宿金融分支机构已达10家,占宿迁市金融机构总数1/3以上,贷款余额超260亿元。
围绕科技、人力资源、教育、医卫、文旅、康养等六大领域,苏州宿迁两地提出“五年项目清单”(2021-2025),目前已编排实施113个公共服务补短板项目。其中,2022年4月投入使用的苏宿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5万余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如今,江苏是全国区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市,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无“模式”可参照到成“样板”可借鉴,苏州宿迁两地矢志探索,蹚出一条全新道路。
“17年园区共建之路,苏州方面不折不扣做到人员、资金、项目‘三为主’;宿迁方面严格落实协议精神,切实做到规划建设、社会管理、政府服务‘三到位’。”李朝阳告诉记者,苏州和宿迁在共建园区推出充分授权机制,凡是在苏州可以做到的,原则上都可以在共建园区参照执行。
苏州宿迁合作共建之路也是两地人才互融之路。一方面,苏州采用每三年一轮的定期选派和柔流相结合的方式,选派400余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宿迁挂职交流;另一方面,宿迁重点选派产业、招商、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人员6688体育,分批赴苏州挂职锻炼“取经”。
挂职锻炼拓宽了宿迁干部的视野。今年6月前往吴江区工信局挂职的泗阳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局长王凯告诉记者:“近年来,受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吴江提出以亩均论英雄,向空间要增量。由此我感到,现在吴江面临的问题可能也是若干年后泗阳面临的问题。当前资源的‘天花板’倒逼着我们转型升级,而工业上楼、设备上楼、机器换人等正是破解要素受限、劳动力困局的新路径。”
苏州拥有实力强大的“百强县”和“百强镇”。在市县两级深入对接合作的基础上,下一步苏州宿迁将发力推动两地乡镇在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挂钩共建,通过在各县(区)重点培育1至2个试点,打造“一竿子插到底”的市县乡三级立体化挂钩的共建新模式。
“入驻前两年,苏宿工业园区首轮开发团队把规划建设摆在极为突出的位置。经历近9个月的规划编制,才着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开发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陈亮说。
苏宿工业园区聘请国际顶尖规划设计团队,启动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污水、供电、防洪排涝等专业规划编制。从2007年8月挖下第一锹土开始,园区供地、用地全部按照规划执行。17年来,园区内整体面貌与总规蓝图保持一致。
苏州的“三宝”之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园区经验”,如今正在宿迁大地落地生根。
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慧民说:“得益于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公司发展很快,决定启动三期项目建设。园区企业服务部门得到消息后,第二天就带领规划、建设等部门上门服务,现场会办,问题得到提前解决,预计2024年一季度正式开工建设。”
这样的“亲商服务”让鲁慧民更加坚定信心扎根宿迁,把宿迁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绝缘子生产基地。
如今,“人人都是招商员,个个都是店小二”的理念在宿迁深入人心。开通服务帮办“直通车”,率先在全省探索出“拿地发四证、交地即开工”“交房即发证”等经验做法,“宿迁速办”“苏宿办·速舒办”成为宿迁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久久为功,方得始终。17年来,苏宿工业园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6个国字号荣誉和40多个省字号荣誉,形成了60多项创新创优成果。值得期待的是,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将在宿迁新增1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计划用7-10年的时间,再建一个苏北“好江南”。